欢迎来到公赌船jcjc710|主頁(欢迎您)

西政工作动态

打造学院特色 全面推进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欢迎来到公赌船jcjc710国际法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国家涉外法治建设需求,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全国首家“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实验班,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

一、坚持德法兼修,提升为国育才实效

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学院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摆在优先位置,把培养“德法兼修”的涉外法治人才作为法律人才实验班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从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等方面入手,开展“红色经典”学习、海外党课直播等10余种体现法律人才实验班特色的党建理论学习方式。把留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体系,定期对留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成海外临时党支部,全面加强对赴海外实训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二是注重提升国际视野。深化细化“2+1+1”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东盟国家文化与法律制度、法律与外交、东盟国家法律等专业选修课,构建“超跨式”跨文化特色人才培养平台。实行“1+X”导师配备体制,帮助学生养成学术敏感性,培育“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良好学风,提升“善假于物,登高望远”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能力。三是注重扩大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法律人才实验班学生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发出中国声音,扩大国际影响力。实验班学子作为学生宣讲团代表赴柬埔寨皇家法律经济大学,与柬方学子交流中柬传统文化;参与世界大学生就气候变化相关议题的青年对话活动;参加联合国Youth Climate Dialogues中国-卢旺达青年论坛、2020年Nelson Mandela世界人权模拟法庭竞赛等。

二、着眼能力培养,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一是建成涉外法学课程体系。在办好普通法学专业课程的同时,增设东盟国家法律课程,建成以国际法学、外国法学、比较法学及案例、实务教学、活动研讨等为核心模块的涉外法学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与涉外法治学科竞赛,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6年来,实验班学生获国家级三创项目结项和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专项研究项目结项,并在“互联网+”比赛、WTO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校级赛事上屡获佳绩。二是打造双线教学模式。打造“日常英语+法律英语”双线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水平。实验班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语言能力测试通过率位居全校前列。2021级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实验班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100%,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10余名,获“华政杯”全国法律英语翻译大赛三等奖,达到“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报名门槛要求的学生占全班四分之一。三是开设小语种必修课程。借助“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优质教学资源,分3学期开设东盟小语种听说读写语言必修课程。2016级23名同学交换期间,清迈大学语言中心泰语考核成绩90分以上的有11人, 85分以上的有15人,通过率100%,泰国法科目考核实现以泰语作答。2017级越南班在越南语言课程学习中,2/3的同学成绩为A。

三、聚焦实践育人,拓展人才培养路径

一是强化实践课程建设。开设国际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最高法指导性案例、涉外法律实务技能训练等实务训练课程。特别是在东盟国家高校学习期间,开设法律诊所课程,“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和实务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国际法律谈判技能和实力。二是建强实习实训平台。打造“国内+国外”2个实习平台,畅通“中国+东盟国家”2种实践实训渠道。在国内,与全国10余个法院、知名律师事务所签订实习实践合作协议;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建立10余个海外实习实训基地,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的7所高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三是广泛开展实践教育。广泛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实践、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主题团活,学生参与率高达100%。实验班“带路前行”视频号、抖音号突破10000+点击量;三下乡“带路领航队”、“陟遐桑榆队”活动事迹获“七一网”、学习强国APP、唐山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国际法学院供稿)